资讯详情
高血压被称为“无声杀手”,因为它常常没有明显症状,却在不知不觉中损害我们的心、脑、肾等重要器官。
据统计,目前全球高血压患者超过12亿人,30%以上的成年人健康状况受到高血压的影响,在中国有2.45亿居民属于高血压群体,并且有年轻化趋势。高血压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,防控形势严峻。
精准测量:高血压防控的第一步
准确测量血压的目的是:知晓血压情况,诊断自身是否患有高血压,若确诊则综合各种风险因素制定血压管理策略。并且要定期监测高血压患者血压治疗情况,及时调整药物方案。
1、在测量血压之前适当休息20分钟,避免剧烈运动,稳定情绪,消除疲劳、紧张等对血压的影响;
2、在测量前应避免进食及吸烟、喝刺激性的饮料,如咖啡、浓茶、酒等,刺激性饮食会对血压产生不良影响;
3、测量前应排空膀胱,膀胱充盈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;
4、测量时取坐位或平躺,身体扭曲及衣袖太紧,都会造成血压测量不准确;
5、测量血压时手臂应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位置,如果手臂过高或过低,都会影响测量结果。
高血压的诊断主要依据血压测量结果。成年人血压持续或非同日三次以上血压高于正常值(收缩压≥140mmHg和/或舒张压≥90mmHg),即可诊断为高血压。
防"高"于未然:此类人群要定期测血压
高血压的常见原因包括:年龄、家族史(近亲有高血压)、肥胖或超重、久坐不动、吸烟饮酒过度、盐摄入过多、日常压力过大等。由于以上因素过于常见,因此:
1、18岁及以上成年人,建议至少每两年测量一次血压;
2、4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应当每年测量血压;
3、高血压患者则需每周家庭监测;
4、有高血压相关不适症状,也需要测量血压;
5、如果您尚未测量血压,可前往所在社区的初级卫生保健机构进行测量。
高血压的日常保健
(一)减少钠盐摄入
钠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,饮食疗法关键点就是限盐。钠盐可显著升高血压,而钾盐则可对抗钠盐的升血压作用,每日应摄入钠盐数要少于6克。
(二)减少添加糖的摄入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壁,进而分泌过多胰岛素,刺激血管收缩,引起升高血压。因此,高血压患者要注意减少糖的摄入。
(三)控制体重关注实际体重与理想体重的差异;体重减轻有利于高血压的降压达标,每减轻1000g体重,收缩压可降低4mmHg;减重不宜太快一年内减轻原体重的10%为宜。
(四)控制酒的摄入临床高血压患病率随饮酒量的增加而升高。摄入酒量越多,收缩压和舒张压也越高。同时嗜酒还有低血压休克的风险。
(五)保持心情愉悦人心情不好,肾上腺素水平就会上升,血压随之上升。所以不管天下风云变幻如何,你都不为所动。
(六)改善睡眠
高血压患者前一天的睡眠质量影响着当天血压的波动,如果没睡好觉,血压必然升高。所以说高血压患者要有一个好心态,更要有一个好睡眠。
“精准测量,有效控制,健康长寿”。科学管理血压,远离健康威胁!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